從火絨溝村一直往西南,行至邊界便是夾皮溝村。
“這山里都是寶,但以前最讓人犯愁的也是山。”
夾皮溝村歷史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這里曾是長白山區重要的水路中轉站之一,民風淳樸,保持著東北民居傳統特色。
得益于自然環境,種植高山藍莓是夾皮溝村現在的特色產業之一。但從村口到山頂還有一段山路,藍莓運輸只能依靠背簍,“辛苦不說,藍莓一路顛簸,得損失一兩成。”
轉變發生在2022年,財政部和住房城鄉建設部公布第一批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縣,臨江市榜上有名,政府累計為5個傳統村落撥款4000萬元建設資金。
“夾皮溝村的高山有了水泥路,現在,咱開著皮卡就能上山收藍莓。”。
除了道路,夾皮溝村還有不少新變化。
2024年秋天,村史館落成,“我們找村民們收集了許多關東老物件、放排舊照片,讓村里的文化‘有地落腳’。”。
在村民家,自來水管道、水沖衛生間也逐步改造完成,生活用水不再依靠肩挑手拎。隨著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夾皮溝村計劃開展藍莓采摘旅游項目,“讓傳統村落不但有得看,也有得玩。”
聯系人:徐先生
手機:投稿:hanyan1819
電話:投稿:hanyan1819
郵箱:投稿:hanyan1819
地址: 吉林省白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