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吉林展館人參松花石大放異彩
深圳國際會展中心9號館內,一方溫潤如玉的墨色石硯前,幾位參觀者正俯身端詳石面上天然形成的山水紋路。"這是長白山脈億萬年前的地質記憶",江源區非遺傳承人指尖輕撫石面,向來賓講述著松花石的故事。這場文化產業的年度盛事中,來自東北山城的文化密碼正悄然叩擊著南國觀眾的心弦。
長白山展區彌漫著淡淡的松香,千姿百態的松花石作品在燈光下流轉著神秘光澤。從巴掌大小的生肖把件到丈余高的山水屏風,每件作品都凝結著匠人對自然造化的解讀。有位銀發老者手持放大鏡,對著方寸之間的《松雪圖》硯臺嘖嘖稱奇:"墨色暈染處竟與石紋渾然天成,這才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轉過展區轉角,參香裹挾著時光的氣息撲面而來。玻璃展柜中,野山參舒展的根須仿佛在講述千年林海故事,電子屏上實時跳動著長白山脈不同海拔的土壤數據。工作人員手持特制的參茶,邀請觀眾品味時光淬煉的草木精華:"這支六年生的林下參,曾在零下40度的雪被下沉睡過三個冬天。"
當參觀者還在回味參茶的甘苦時,清冽的水流聲將人們引向另一處展臺。取自原始森林深處的白樺汁盛在冰雕容器中,工作人員用楓木勺舀起琥珀色的液體,水珠沿著冰棱滾落時折射出七彩光暈。"這是會呼吸的飲品",某位連續三年參展的客商品嘗后驚嘆,"仿佛能嘗到白樺樹在晨霧中舒展枝葉的生機。"夾皮溝黃煙_東北黃煙_
展區深處,數字互動裝置將古老技藝與現代科技巧妙融合。VR眼鏡里,松花石礦脈在虛擬空間中層層剝解;全息投影中,野山參的根系在光影里緩慢生長。傳統與創新的對話,恰如展臺上那方鑲嵌著電子元件的松花石硯——墨池邊緣的LED燈帶隨研磨節奏明滅,書寫著屬于這個時代的文化敘事。
暮色漸濃時,展臺燈光次第亮起。松花石的冷峻、人參的滄桑、礦泉的靈動,在光影交錯中編織成獨特的文化圖譜。來自南海之濱的夜風穿過展館,帶著白山黑水的故事,漫向更遠的時空。